9月17日至21日,第22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。其间,恭城瑶族自治县县长杨征山做客新华网访谈间,介绍恭城在开放合作、商务投资、人工智能领域布局等方面成果和未来规划。
杨征山介绍,恭城瑶族自治县连续多年通过东博会展示恭城月柿、恭城油茶等特色农产品,推动“桂字号”品牌走向东盟市场。同时恭城以东博会为招商窗口,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、新能源产业等重点领域,近两届东博会累计签约项目5个,总投资额超49亿元。
目前,恭城把“创新引领未来”作为转型关键,坚持以数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
在智慧农业方面,建成月柿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,构建天空、地上、地下立体智慧果园感知系统,通过传感器和AI算法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、病虫害,实现水肥滴灌智能化管控,“数字柿业赋能乡村振兴”案例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振兴赋能计划产业振兴典型案例。
同时,恭城与广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7个研发平台,自主研发国内首条柿子精深加工智能生产线,运用AI技术实现柿子脱涩、烘干、单宁提取等工序自动化,累计申请专利21项,推动传统加工业从“人工主导”向“数字驱动”转型。
杨征山介绍,未来恭城将牢牢把握“数智赋能发展、创新引领未来”的主线,以AI技术为核心引擎,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破局突围。
聚焦“AI+特色产业”深度融合,以恭城月柿、恭城油茶两大产业为支点,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(恭城油茶)融合创新产业园和月柿科创园的建设为平台支撑,构建“AI育种—智能种植—精深加工—跨境电商”全链条体系。
聚焦“AI+低空经济”创新应用,以“AI赋能低空、低空服务产业”为核心,推动多领域融合发展,打造“低空+智慧农业”示范样板、构建“低空+文旅融合”新场景、搭建“低空+物流配送”高效网络,开辟县域发展新赛道。
聚焦“AI+区域协同”开放共赢,主动对接桂林“世界级旅游城市”建设,深化农文旅融合,拓展产业发展新场景,推动低空文旅资源与周边县区联动,形成区域文旅发展合力;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数字合作,吸引东盟企业参与技术研发与产业合作,把恭城建设成为广西与东盟“数字农业+低空经济”合作桥头堡;强化人才与创新支撑,升级“高校+企业+政府”合作机制,持续培养数字新农人、AI技术骨干与低空经济相关人才,破解县域人才短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