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西忻城县,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升学礼活动,正以“去铺张、添温情、重教育”的形式,成为乡村新风尚的生动注脚。忻城县通过“升学礼”替代传统宴席,既为学子送上祝福,更以文明实践推动移风易俗。
近日,2025年忻城县“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”主题活动暨首届集体升学礼在古蓬镇龙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。17名本村籍大学生接过励志奖学金证书,并在“拒绝升学宴谢师宴,引领文明新风尚”签名墙上郑重签名。在遂意乡中心小学内,78名高考学子在集体升学礼上收获奖学金与掌声。
忻城县的集体升学礼不仅是一场仪式,更是一套“物质支持+精神激励+家风传承”的组合拳。
遂意乡奖助学协会已坚持助学33年,累计资助千余名学子,发放奖学金超百万元。龙利村的集体升学礼首次设立励志奖学金,2万元奖金覆盖17名大学生。龙利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主任秦远莲介绍,奖学金资金来源于村集体经济和社会捐赠,未来将形成长效机制。“我们不仅要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,更要鼓励所有学子锤炼本领,成为新时代有为青年。”秦远莲说。
共青团忻城县委员会、县关工委等单位也积极行动。忻城鸣发爱心助学协会为28名困难学子发放助学金7.5万元。团县委书记吴沣呼吁:“希望学子们将爱心传递下去,让助学行动成为忻城文明乡风的一张名片。”
忻城县集体升学礼的蓬勃开展,离不开政府、社会与家庭的协同发力。近年来,忻城县将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振兴战略,通过制定村规民约、开展文明家庭评选、组建志愿服务队等措施,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铺张浪费;同时,鼓励社会组织、爱心企业参与助学行动,形成“政府搭台、社会唱戏、群众受益”的良好格局。
如今,集体升学礼已成为忻城县文明实践的亮丽品牌。从“讲面子”到“重里子”,从“比排场”到“比贡献”,一场由升学礼引发的乡风变革正在悄然发生。
截至目前,忻城县12个乡镇59个行政村(社区)成功举办集体升学礼活动55场次,以集体庆祝的形式取代了传统的大操大办“升学宴、谢师宴”,为880名优秀学子及困难家庭学生送上家乡的祝福与关怀,现场累计发放奖助学金总额达90.46万元。(张玉)